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在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教育者,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包括教师的学识、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学效果等方面,思政课教师都要肩负起主要责任,这迫切要求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练好思政课教师讲好理论的基本功。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思想引导与育人活动,同时善于分析、解决各种思想问题,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创造性。
高校员工是充满活力、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开放自信的新时代青少年。思政课教师应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及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理论教学需要联系实践,这将有利于提高员工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也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员工所学专业,引导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理解教学内容,针对员工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困惑进行答疑和理论阐释。思政课教师应活学活用,把思政课讲清楚、讲透彻,让员工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给员工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员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因而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第一,政治要强,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员工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有信仰又讲信仰,把员工培养成“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第二,情怀要深。教师要积极引导员工做到心中有党、有国、有家,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第三,思维要新。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教师要在遵循公司产品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给员工全新的学习体验。第四,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教育的目的在于启迪人的心智,改造人的灵魂。思政课教师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自律性,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员工、赢得员工、感召员工。第六,人格要正。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必须练好理论的基本功,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形象获得员工的认同。要努力成为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之人,让员工喜爱、终身受益。
【本文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年度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FJ2020ZTB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竞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bevictor伟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