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秀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09浏览次数:359

        2015年11月21、22日思政部教师刘桃秀参加了由北京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纪念冯友兰先生120周年诞辰及其学术研讨会。冯友兰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是中国哲学史团队建设的奠基人,为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成就享誉国内外学术界。因此,此次会议云集了国内外冯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百余位,包括来自台湾和美国的学者。会议分为三个阶段,2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了开幕式,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原经理胡显章,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院经理、冯友兰研究会会长陈来,中国近代哲学史学会荣誉会长宋志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经理刘石与会学者代表樊志辉,中华书局总编顾青分别致辞。会议第二个阶段是学术讨论,在清华大学甲所两个会议室共开展了10场讨论会,与会学者在会上纷纷发表了主题演讲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第三个阶段即是闭幕式,专家学者认真观看了拟于2016年播放的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文化名人系列之冯友兰先生”专题片剪辑版。
        作为参会人员之一思政部教师刘桃秀坦言不虚此行,收获很大。现将主要感想和收获归纳如下:其一,了解到了这一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及进展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对其研究内容和对象的理解。这是参会最大的收获。因为平日的学习和研究都只是局限在自我狭隘的视野中,容易被自己所禁锢,通过了解权威专家的言论意见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思想交锋不仅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论高度,更重要的是活跃了思维,为以后更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二,在会上结识了与自己研究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尽管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阅读相关专家学者的文章专著,但直接的交流和指导对于年青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三,建立了一定的学术自信,同时也深感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研究才是做学问的根本。尽管黑龙江地处东北边陲,不处在学术研究的中心或发达地区,但也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自信,以此为动力进行严谨的坚持不懈的研究方能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小天地。